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孫宇佳)5月8日,太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權威部門話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會議,會上,太原市住建局詳細介紹了2025年城市建設重點工作成果與規劃,旨在通過路網體系完善、城市有機更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筑產業轉型發展等四大工作任務,打造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城市。
在城市路網體系完善方面,針對“大動脈暢通、小街巷不暢”的問題,太原市今年圍繞保交房、城中村改造和公共服務設施補缺,系統謀劃了50多條街巷的建設改造工程。秉持“全要素提升”理念,不僅更新地下管網,實現水電氣暖、雨污分流和通訊線纜入地,還優化地面空間,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并保留歷史記憶。目前,已有17條街巷開工建設,部分道路基本完成,預計年底全部完工。
在城市更新方面,太原市堅持“體檢、更新”一體化,通過連續五年的城市體檢,查找并解決停車難、充電難等民生問題。自2020年起,已改造3497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1022部,更新老舊電梯310部。今年,計劃新開工改造18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130部,更新老舊電梯500部以上。同時,大力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小店區山西大學社區入選國家完整社區試點,多個社區入選省級試點,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太原市完成了相關條例立法和多項保護規劃編制報批工作,開展歷史資源普查認定,實施了一系列歷史地段保護更新項目。接下來,太原市將不斷豐富太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價值內涵,完善保護傳承體系,分步驟、有計劃的做好文物、歷史建筑的保護修繕,小規模、漸進式推動歷史城區、歷史街區保護更新,進一步豐富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價值內涵,加強文化遺產活化利用。
在建筑產業革新方面,太原市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市場主體,充分發揮“優化營商環境、入企服務、央企服務”專班效能,精準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助力市場主體擴規提質。重點扶持建筑企業資質升級與總承包能力提升,推動企業向高端化、規?;l展;培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轉型,打造一批科技型、特色化標桿企業。深化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級、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及工程。加強與外地在并施工企業聯動,優化服務保障機制,穩定建筑業發展基本盤。同時,太原市還聚焦綠色低碳,研究出臺《太原市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綠色建造行動,確保新建建筑100%執行綠色標準,新開工建筑裝配式占比達40%以上,構建現代化建筑產業體系。
5月8日上午9時30分,太原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權威部門話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八場發布會,太原市住建局介紹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功能品質提升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太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賀旭宏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太原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首先,請太原市委住建工委委員、市住建局副局長王海生介紹相關情況。
上午好!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關鍵一年。太原市住建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以“嚴細實優”的工作作風,聚焦路網體系完善、城市有機更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筑產業轉型發展等四大工作任務全面攻堅,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城市,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太原篇章貢獻力量。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完善城市路網體系,讓群眾出行更便捷城市交通是否暢通、群眾出行是否便捷,不僅關乎城市形象,更關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質。近年來,我市拉大城市框架,優化發展空間,持續加大路網建設力度,跨汾橋梁、快速路、主干路等得到了長足發展,但與之相連接的小街巷,卻成為我市路網體系建設的短板和欠賬。
針對“大動脈暢通、小街巷不暢”等突出問題,今年,我市按照“輕重緩急,解決急需”的原則,圍繞保交房、城中村改造、學校醫院公共服務設施補缺三大路徑,系統謀劃了50多條街巷,并將這些街巷的建設改造作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全力推動。目前,這批街巷中,十四號線北街、南十方南街、馬莊南路、玉河街等17條街巷已開工建設。其中,亞日街、享堂街、塢城西路、后北屯街、平陽西二路等道路已基本完成,正在收邊收口進行街景街貌全面整治。其余街巷的建設改造,將根據前期成熟情況和交通組織情況,有序展開,在年底前將全部完成。
二、實施城市有機更新,讓老城煥新顏更宜居
城市更新不是簡單的“涂脂抹粉”,而是一場深刻的“城市基因重組”。我市堅持“體檢、更新”一體化推進,以城市體檢推動城市更新。連續五年持續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從住房、社區、街區、城市4個維度,深入查找停車難、充電難、養老服務設施不全、兒童活動場所欠缺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及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不均衡、文化特色彰顯不夠等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針對性地制定措施,謀劃更新項目,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住宅老舊電梯更新工作。2020年以來,我市實施了3497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涉及1.5萬棟樓,惠及64.4萬戶居民;同步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1022部,對住宅老舊電梯更新310部。改造后的老軍營小區、山西大學宿舍區、綠緣小區等一批高品質小區,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示范效應,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住環境極大改善,市民幸福感滿滿。今年,我市再新開工改造18個老舊小區,涉及28萬平方米、82棟樓、4000余戶居民;并通過自愿方式,同步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130部、住宅老舊電梯更新500部以上,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下一步,我們將以城市更新示范城市為契機,堅持先體檢后更新,不體檢不更新,重點推進地下管網更新改造、老舊小區、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公共空間改造利用、老舊街區、老舊廠區的改造提升、完善“一老一小”配套設施等一批更新項目,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太原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2011年,我市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全面系統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站在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高度,不斷豐富太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價值內涵,完善保護傳承體系,分步驟、有計劃的做好文物、歷史建筑的保護修繕,小規模、漸進式推動歷史城區、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加強各類文化遺產活化利用,不斷擴大歷史文化名城影響力,為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做出積極貢獻。
四、推動建筑產業革新,培育綠色發展動能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市場主體。充分發揮“優化營商環境、入企服務、央企服務”專班效能,精準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助力市場主體擴規提質。重點扶持建筑企業資質升級與總承包能力提升,推動企業向高端化、規?;l展;培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轉型,打造一批科技型、特色化標桿企業。深化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級、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及工程。同時,加強與外地在并施工企業聯動,優化服務保障機制,穩定建筑業發展基本盤。聚焦綠色低碳,推動建筑革新。研究出臺《太原市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綠色建造行動,實現新建建筑100%執行綠色標準。深化綠色建筑創新項目創建,重點扶持高星級綠色建筑及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開展零碳建筑試點;以鋼結構住宅為突破口,打造高裝配率示范項目,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研究編制符合我市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設計導則,鼓勵企業申報國家、省級示范工程,提升產業競爭力。確保新開工建筑裝配式占比達40%以上,高質量完成省級年度目標任務,加速建筑工業化進程。
通過企業培育與綠色轉型雙輪驅動,構建現代化建筑產業體系,助力我市城鄉建設領域實現低碳化、智能化、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篤行不怠、久久為功,全力抓好年度各項重點工作、重點任務的完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和功能品質提升作出新的貢獻。
介紹完畢,謝謝大家!
太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賀旭宏
謝謝王海生同志的介紹。
太原市2020年以來已啟動實施改造老舊小區3497個,請問,今年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太原市住建局建設項目服務保障科科長 雷永光
謝謝您的提問,也非常感謝媒體記者們對太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我市2025年計劃新開工實施改造18個老舊小區,同步繼續實施改造去年已啟動的673個老舊小區。為確保改造工作順利推進,我市將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堅持“問題”導向,在方案設計上“下功夫”。對擬改造的老舊小區開展精準調研與需求摸底,找準安全隱患和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短板,分類建立問題清單,區分“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需求,充分征求居民意愿,“一小區一對策”合理確定改造內容、改造方案和建設標準,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第二,堅持“質量”導向,在改造效果上“下功夫”。堅持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改造各環節和全過程,壓實參建各方工程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強化施工現場管理。采取針對性措施,精準消除各類施工安全隱患;優化場地布置、合理安排時序,最大限度減小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堅決打擊偷工減料、施工質量不達標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
第三,堅持“管理”導向,在長效治理上“下功夫”。結合改造同步建立基層黨組織領導、社區居民委員會配合,業主委員會及物業服務企業等共同參與的協同聯動機制,引導居民協商確定改造后小區的管理模式、管理規約及議事規則。積極探索“片區統籌管理”模式,降低小區管理成本,引導有條件的小區引入專業化物業服務企業,或通過居民自管、社區托管、單位管理等方式,解決好老舊小區脫管失管難題,鞏固好老舊小區改造成果。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將緊緊圍繞這個目標,繼續抓好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民生工作,為我市人民的居住環境改善和提升作出更大貢獻。
太原市小街巷建設的意義和工作進展如何?
太原市住建局計劃投資科科長 李智斌
謝謝您的提問。
小街巷連接著大民生,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對于完善路網結構,提高道路通達性,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意義重大。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今年把小街巷建設改造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之一。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民生優先,切實辦好群眾關心的“天大的小事”,精心策劃,科學組織,按照“路平、溝通、水暢、燈亮、潔化、綠化、序化”的標準,有序推進小街巷改造項目建設。近年來,我們已重點實施了配套主干道更加暢通的五一路、解放路微循環等;方便群眾出行的奶生堂、塢城西路等;服務學校醫院商場體育場的成成中學、新五中校區、奧萊、濱體中心配套路網等。
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結合“保交房”、城中村改造、學校醫院配套,計劃實施小街巷工程50余條。目前,這些道路正在加緊辦理手續,有序推進建設,力爭年底完工。
五是下功夫推進項目實施,重點推進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城市更新項目,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建設宜居安全韌性城市。
太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賀旭宏
記者提問環節就進行到這里。記者朋友如有進一步采訪需要,新聞發布會結束后可繼續采訪相關負責同志。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