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爽人人爱-人人爽人人爽人人-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免费-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當前位置 : 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資訊中心


【牢記囑托 砥礪前行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三農”問題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山西實踐②】擼起袖子加油干 好日子節節攀高

玉露香梨已成為隰縣脫貧戶增收產業。閆銳鵬攝

左權澤城村打造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邢蘭富攝

方山縣日間照料中心讓老人樂享晚年。肖繼旺攝

臨縣青塘村粽子實現村民致富夢想。 劉通攝

平順縣電商讓優質農產品直銷全國各地。 梁棟攝

云州區黃花系列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山西日報記者劉通攝

廣靈縣挖掘古村落文化,發展鄉村旅游業。 李兆民攝

美麗宜居的婁煩縣下石家莊村。 山西日報記者王瑞瑞攝

榆社縣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全域綠色發展。 李現俊攝

靈丘縣鄉村旅游公路,帶動沿線群眾增收。 山西日報記者劉通攝

平陸縣特色農業開辟群眾增收新渠道。 楊建峰攝

“希望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span>

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岢嵐縣宋家溝村三棵樹廣場發出深情號召。八年過去,這句滾燙的話語早已化作三晉兒女的鏗鏘腳步——從呂梁山巔到汾水之濱,我省干部群眾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意志,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征程上奮力奔跑,織密責任網、筑牢防貧墻、激活產業源、敲開就業門,脫貧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五級書記共織奮斗“責任網”

  8月3日,陽光和煦。方山縣積翠鎮胡堡村到村工作大學生、村黨支部書記助理肖舒寧走進脫貧戶馮艷娥家。他詳細詢問家庭收入、身體狀況、子女就學等情況,還一再叮囑馮艷娥遇到困難及時找村干部。馮艷娥笑著說:“肖助理,這幾年家里日子過得不錯,困難都讓你們村干部解決了,真得謝謝你們??!”肖舒寧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脫貧戶的“急難愁盼”。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責任落實是“牛鼻子”。我省構建起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格局,省級領導全部包聯脫貧縣,廣大駐村干部和到村工作大學生扎根基層,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

擰緊鞏固銜接“責任鏈”。我省堅持“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一盤棋部署、一體化推進,以責任落實推動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

高位推動持續發力。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工作專題會等持續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聽取相關工作匯報,研究推進重點工作。堅持省領導聯系縣幫扶村,所有省領導落實“四下基層”要求,深入聯系幫扶縣,一線調研指導,協調解決問題。

強化統籌狠抓落實。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聚焦鞏固銜接重點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要點和專項行動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變“常態化督導”為“靶向化指導”,堅持問題導向,從制度上找癥結,從落實上疏堵點,省市縣同題共答,以問題整改推動整體工作提質增效。

條塊結合壓實責任。充分發揮縣委書記、省直行業部門和駐村幫扶“三支力量”作用,推動工作落實。通過約談提醒、現場督辦、發送提示函等方式,壓緊壓實市縣和各有關部門責任,推動縣委書記當好鞏固銜接“一線總指揮”,鄉鎮書記當好鞏固銜接工作“總隊長”,鞏固拓展“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強勁態勢。省直行業部門履行部門責任,強化業務指導,確保鞏固銜接專項工作落到實處。

與此同時,對駐村干部開展培訓全覆蓋,促其學習掌握政策,提升履職能力素質。制定駐村幫扶工作指引,實化年度重點工作,改進駐村管理方式,開展入戶走訪暖心工程,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提升幫扶質效和群眾認可度。全省6592支駐村工作隊、2萬余名工作隊隊員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精準施策筑牢防返貧“安全線”

  8月6日,中陽縣下棗林鄉賀家墕村,養殖戶高瑞平的新牛棚里,10頭健壯的犢牛正悠閑地啃食草料。這位脫貧戶高興地說:“工作隊幫我申請了5萬元免息貸款擴建牛棚,我才敢把規模從2頭擴大到10頭!”

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王凱告訴記者:“入戶走訪時,我們發現高瑞平養牛數量少,收入上不去,存在返貧風險。于是趕緊協調有關單位,用最短時間幫他拿到免息貸款,讓他擴大養殖規模以增加收入?!?/span>

做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性重要工作。為此,我省把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并將防止返貧監測范圍指導線從2021年的6000元逐年提高到2025年的8600元,采取“線下靠支部、線上靠比對、面上靠宣傳、點上靠研判”相結合的辦法,快速識別響應,提升監測識別效率。

線下排查依托支部堡壘,整合村“兩委”干部、網格員、駐村干部等力量,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村級會商、電話隨訪等工作,實現對農戶情況的動態掌握、數據的實時更新,確保底數清、情況明。

線上比對打破部門壁壘,通過印發《省級數據共享交換合作方案》,整合農業農村、殘聯、醫保、住建、人社、民政等多部門數據資源,搭建統一數據庫,制定標準化問題數據分析規則,對各類信息進行交叉核驗。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農戶返貧致貧風險預警等級制度,既提高了預警信息的精準度和排查針對性,又切實減輕了基層全覆蓋排查的工作負擔。

面上宣傳注重貼近群眾,通過編發應知應會“口袋書”、開通村級“大喇叭”廣播、張貼發放“明白紙”等方式,持續擴大政策知曉率,讓防返貧政策走進千家萬戶。

點上研判聚焦重點群體,針對臨時救助額度較大、新致殘、患大病重病、有精神障礙以及新申請低?;蛱乩ЧB未獲審批的農戶等特殊群體,建立跟蹤監測機制,逐戶開展分析研判,確保風險早發現、早納入、早幫扶。

對監測發現存在返貧風險的群眾,堅持精準施策,實施分層分類幫扶。緊盯脫貧家庭收入支出情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狀況、突發嚴重困難和潛在風險,開展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對識別納入的監測對象,因戶施策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對有勞動能力且有意愿的監測對象,至少落實1項產業就業等開發式幫扶措施;對弱勞力、半勞力監測對象,優先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對無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落實兜底保障政策措施;對“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存在問題的,組織行業部門及時排查、動態清零。

產業造血激活增收“動力源”

  西紅柿是壺關的“特”“優”農業產業,不僅染紅了田野,更讓鄉親們的口袋鼓了起來。

這幾天,壺關縣店上鎮林青莊村的春秋大棚里,西紅柿秧苗已長到一人多高,大棚里歡聲笑語不斷,十里八鄉的鄉親正忙著采摘成熟的第一穗果。大棚主人郭昊然對記者說:“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我2021年返鄉創業,先后在林青莊村和固村兩個脫貧村,建設500畝標準化種植基地,生產的優質西紅柿主要銷往上海、北京、廣東等地。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帶動周邊1360戶種植戶年均增收3萬元,同時帶動120余戶脫貧戶就地就業、戶均年增收1.2萬元以上?!?/span>

產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我省緊盯產業發展,完善政策設計,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山西實際,制定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等實施方案,編制了《山西省“十四五”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劃》。

在銜接資金投入方面,我省聚焦重點領域,統籌有限財力,持續優化支出結構,不斷加大資金籌措力度,保持銜接資金投入總體穩定。2021年至2024年,中央、省、市、縣累計投入銜接資金500多億元。緊盯銜接資金預算到位、資金項目匹配、項目開工、資金支出和項目完工等關鍵環節,規范資金使用,推動項目實施,提升資金績效。

在幫扶項目資產發揮作用方面,我省扎實推進“四個一批”產業項目幫扶,制定出臺《落實“四個一批”要求扎實推進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全省共梳理幫扶產業項目2萬余個,省市縣基本建立幫扶產業項目“四個一批”管理臺賬,按照分類指導要求,一類產業一個方案,精準推動幫扶產業項目提質增效。其中,光伏幫扶項目是我省脫貧攻堅期留下的重要資產,總裝機規模294.4萬千瓦,2020年至2024年連續五年收益超過19億元。

在強化產業幫扶方面,我省制定專項行動方案,實施產業幫扶帶動工程。圍繞“特”“優”戰略,培育發展帶動幫扶主體,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2024年,圍繞小雜糧、草食畜、冷涼菜等特優產業,在脫貧地區新發展設施蔬菜2.6萬畝,新建蔬菜集約化育苗基地和食用菌菌棒生產基地16個。累計支持4個脫貧縣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脫貧縣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21個脫貧縣實施國家產業集群項目、15個脫貧縣建設國家級產業強鎮。

在龍頭企業發揮聯農帶農作用方面,我省不斷強鏈延鏈補鏈,增加經營主體數量,提升產業引領力。全省去年新增133家省級龍頭企業,其中重點幫扶縣新增54家。重點幫扶縣的省級以上龍頭企業數量由脫貧攻堅期末的212家增長到2024年的359家,農民合作社達到3.5萬個,有1.4萬家家庭農場納入全國名錄系統。全省脫貧地區涌現出一批“蘋果村”“木耳鄉”“黃花村”等專業鎮、專業村,特色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帶動脫貧群眾持續增收能力有效提升。

就業幫扶敲開致富“新大門”

  8月8日,在外務工的交口縣山神峪村脫貧戶丁計平,撥通了離石區貝親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強奶蓮的電話:“強校長,你好!我在廣東省佛山市找到工作了,一個月收入7600元,有五險,還包吃住。”千里之外的他,興奮地講述著走出大山后的好事。

今年5月,丁計平在貝親職業培訓學校參加了近一個月的培訓,學到一手養老護理技能。6月下旬,他順利被廣東省一家勞務公司錄用,在佛山市某醫院做護理工作,靠技能實現了持續增收的夢想。

丁計平自立自強的故事,是我省堅持不懈打造勞務品牌、促進脫貧戶持續增收的生動寫照?!皡瘟荷阶o工”“榆社古建工匠”“天鎮保姆”等一批叫得響的勞務品牌已經走出山西,被全國市場接納認可。

幸福不會從天降,要靠勞動來創造。我省出臺《關于加大力度支持脫貧人口增收的若干措施》,制定落實發展產業、擴大就業、消費幫扶、兜底保障四方面30條措施,通過專項資金保障,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同時制定《持續增強內生動力長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若干意見》,更加聚焦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過渡期以來,全省每年脫貧勞動力務工人數保持在95萬人以上,規模穩中有增。

政策牽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我省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弘揚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有效激發脫貧群眾依靠自身力量發展的志氣和底氣。就業幫扶通過交通補貼、穩崗補助、公益性崗位和以工代賑等政策措施,體現“多干多補”政策要求;鄉村建設項目動員群眾參與項目確定、工程實施和后續管護,帶動提升發展能力,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拓寬門路增強就業帶動力。我省持續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加大穩崗就業政策支持力度。常態化發放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一次性交通補貼和穩崗補助,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10+N”公共就業服務活動,深化拓展勞務協作,扎實推進有組織勞務輸出。通過就業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以工代賑項目等方式,千方百計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

多渠道促進集中安置區就業。我省堅持把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和搬遷群眾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點區域和重點群體,全部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集中安置區及周邊配套建成幫扶車間405個、關聯工業園區62個、農牧業產業基地或園區359個、商貿物流或冷鏈倉儲基地128個、旅游產業發展項目37個。800人以上集中安置區全部設立就業服務站。開展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健全完善就業幫扶監測信息平臺,摸清務工就業底數,統籌用好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拓展就近就業渠道。

截至6月底,全省易地搬遷脫貧人口務工就業19.32萬人,實現有勞動能力且有意愿的搬遷脫貧家庭每戶至少1人穩定就業的目標,無數脫貧戶用雙手敲開了幸福之門。(李全宏)


干部群眾齊奮進 鞏固銜接譜新篇

  在三晉大地的廣袤田野上,岢嵐縣宋家溝村的巨變是我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生動縮影。從昔日貧困村落蛻變為美麗新農村典范,村民們的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這正是三晉兒女“擼起袖子加油干”交出的精彩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脫貧人口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過渡期內,全省上下構建起“五級書記一起抓”的責任體系,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117個縣分類施策、46個重點幫扶縣筑牢底線、40個整體推進縣穩步提升、31個先行示范縣打造樣板,形成梯度推進的鄉村振興格局。銜接資金精準投放,讓脫貧地區的產業更強、基礎更牢、民生更實。

防返貧監測是鞏固成果的關鍵。我省創新構建“線下靠支部、線上靠比對、面上靠宣傳、點上靠研判”的監測體系,將監測線提高至8600元,20多萬監測對象全部納入幫扶網絡。對暫未消除風險的精準施策,“一對一”結對幫扶,戶均落實3項以上幫扶措施。輟學學生動態清零、自來水普及率98%、醫保報銷比例88.9%,“三保障”成果持續鞏固,讓群眾安全感更足。

產業就業是增收核心。從10352元到14905元,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5%的背后,是30條增收政策的精準發力。8個百億級產業鏈崛起,300余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帶動,“蘋果村”“木耳鄉”“黃花村”等專業村鎮星羅棋布。“呂梁山護工”“天鎮保姆”等勞務品牌讓脫貧勞動力端穩飯碗,“輸血”變“造血”的轉換蹄疾步穩。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我省將扶志扶智融入幫扶全過程,“以獎代補”激發產業活力,務工就業體現“多干多補”,鄉村建設讓群眾當主角。太行精神、呂梁精神與脫貧攻堅精神交融,讓奮斗成為三晉大地的新風尚。

駐村幫扶是連接干群的紐帶。6592支駐村工作隊、2萬余名駐村干部扎根一線,“五個清”工作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28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駐晉部隊、國有企業合力參與,匯聚成振興發展的磅礴力量。

過渡期收官之年,我省仍需保持戰略定力。要持續織密監測網絡,完善分層分類幫扶機制;要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讓幫扶項目資產持續增效;要有效激發內生動力,讓“要我振興”變“我要振興”;要為基層減負賦能,讓干部群眾輕裝上陣。

如今的山西,太行深處瓜果香,呂梁山里產業興,革命老區煥新顏。站在新起點,我省將牢記囑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書寫三晉新篇章。(李全宏)


特寫1
省農業農村廳駐臨縣工作隊——
接力幫扶 情暖鄉親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一茬新人換舊人。臨縣12個鄉鎮的鄉間小路,印滿了省農業農村廳駐村幫扶工作隊27載的足跡。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一路風雨兼程,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承諾和鄉親們綻放的笑顏。

8月11日,臨縣大禹鄉府底村騰飛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曹喜慶摩挲著新落成的香菇醬生產線,言語間飽含真情:“工作隊對我們是真幫實扶,他們不僅引來了資金,更帶來了技術,讓村里的產業扎下了根!”村里的香菇產業從70萬棒躍升到120萬棒,新添的恒溫棚與冷庫讓產業筋骨強健。這背后,是工作隊在補鏈延鏈上下的硬功夫——他們請來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常明昌教授破解技術瓶頸,組織村民外出取經。如今,這方小小的香菇棚,穩穩托起了270多名鄉親的就業增收夢,其中多是脫貧戶。

在神峪塔村,蔬菜專業戶王寶寶面對煥然一新的60畝大棚,眼中閃爍著希望:“過去我們是土辦法種菜,產量少、品質差。工作隊來了,每畝地爭取補貼,又請專家教技術,一年能多收兩茬,品相好、賣價高!”魚菜綜合種養項目、光伏發電場、蜂蜜合作社、肉兔養殖場……多元產業悄然布局,為集體經濟埋下希望的種子,讓土地煥發新的生機。

產業生根發芽,人心亦在細微處溫暖交融。工作隊隊員任寶玉兩年來為村民義務理發、維修農機,離崗之際,鄉親們依依不舍,他也眼含熱淚:“多想再給老鄉理次發,多想再看看他們的笑臉?!绷羧紊裼宓谝粫泟⑿】嫡f:“每一名同志都在產業發展上帶頭闖新路,在環境整治上帶頭出力氣,在鄉風文明上帶頭樹榜樣!”

工作隊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始終不變的是服務鄉親們的赤誠之心。朱國清是剛剛卸任的駐村工作隊隊長,他說:“看著工作隊幫鄉親們搞的大棚蔬菜、蛋雞養殖、辣椒醬加工等特色產業,感覺自己和這片土地有了割不斷的聯系?!?/span>

6月,輪換的新隊伍甫一入村便自籌資金,為各村配備廣場舞音響,開展“義剪進鄉村”活動……新任隊長姜曉武深知肩上擔子千鈞,他說:“我們一定和鄉親們一起,把現有的產業鞏固好、提升好,促進大家穩定增收?!彼麑ьI這支隊伍,續寫新的奮斗詩行——將產業鏈鍛造得更長,讓家園的燈火照得更亮。(王秀娟)


特寫2
岢嵐縣宋家溝鎮宋家溝村——
山村巨變 實干業興

  “趙磊,按今天生產任務你去領1000公斤原料。我倆先進去做準備?!毕词帧⒋崈舴⑾荆?月2日7時,岢嵐縣宋家溝鎮宋家溝村的沙棘廠已是機聲隆隆,調配車間主任王宏斌給員工分配完任務,便進入車間。

清洗器械、進料、升溫、殺菌……“以前哪敢想咱這山溝溝里會有這么干凈先進的車間?!倍⒅鴥x器,王宏斌激動地說。2017年,他帶著妻兒從外地返回家鄉,在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工作,憑著一股干勁從包裝工做到主任,每月5000多元的工資,比在外穩當多了。

“宏斌,今兒又產了多少沙棘汁???我這兒的客人就愛咱這口?!闭潦米酪蔚耐?蜅@习謇罱ㄆ叫χ泻??!肮軌颍 蓖鹾瓯髶]揮手,順著街道往村中心走。三棵樹廣場上,有的游客圍著“擼起袖子加油干”文化墻打卡,有的游客在了解攤位上的特產。

8年來,宋家溝村建起26家77間“農家樂”客棧,成立“節節高”旅游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大棚采摘、鄉村美食、特色文旅、民宿酒店、家庭工坊、文創產品銷售等休閑旅游項目,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以上,創收260余萬元。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依托。作為全村“領頭雁”的村黨支部書記游存明深諳其中的道理。村黨支部引進北京夏初科技有限公司,建設94座大棚,實現年產值756萬元,帶動50戶農戶,戶均增收3萬余元;將7個造林合作社整合為造林合作總社,開展造林、育苗等,帶動40余戶村民年均增收上萬元;建立3個大型養殖場,帶動45戶養殖戶養殖肉牛1700余頭、絨山羊4000余只,戶均年增收3萬余元……多元發展的產業將宋家溝村村民最大限度地吸納在產業鏈上,實現增收致富。

晚飯后,村民們在廣場聽游書記說著新打算:“咱村還得在設施農業上努力,今年再建些大棚,種好了,一年兩季一個棚能有5萬塊的收入。加上新建的旅游打卡點一定會吸引更多人來村里消費?!?/span>

暮色漸濃,宋家溝家家戶戶的燈次第亮起,像散落山間的珍珠。大棚里的蔬菜悄悄地生長,廣場上的文化墻映著燈光,沙棘廠的車間也安靜了下來。王宏斌知道,明天一早,這里又會響起機器的轟鳴、游客的笑聲。村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更足了,那是幸福快樂的底氣。(張麗媛)


特寫3
武鄉縣熬垴村脫貧戶張愛民——
鵝鳴生金 共奔好景

  烈日炎炎。8月8日,長治市武鄉縣洪水鎮熬垴村一片近400畝的旱地上,嶄新的鋼架鵝棚整齊矗立,3000多只三花鵝撲棱著翅膀,“嘎嘎嘎”的鳴叫聲此起彼伏。

村民張愛民和妻子張秀平正在鵝棚里忙碌著。張愛民蹲在棚角仔細查看鵝苗生長情況,張秀平揚手撒下金黃的飼料。熱浪蒸騰,兩人衣衫濕透,臉上的笑容卻比陽光更亮堂。

2024年冬天,脫貧戶張愛民聽說山東有人旱地養鵝致富,就專門跑去山東考察,越看越高興:“咱村有的是旱地,這路能走!”

看準旱地養鵝這條投資少、見效快的路子后,張愛民夫妻倆申請了10萬元的小額扶貧貸款,又把攢的壓箱底錢全掏出來,東拼西湊,建起養鵝場。今年開春一解凍,鋼架棚搭起來了,鵝苗買回來了,鵝鳴陣陣,帶著泥土香,孕育著新希望。

“養鵝得講門道,瞎喂可不行。”張愛民隨身攜帶的一個因為常翻動邊角已經卷起來的小本,上面記著密密麻麻的“養鵝經”:“棚溫28℃防潮防病,飼料按6斤玉米配2斤半豆粕,一日三頓,定期消毒……”

創業哪有一帆風順的。首批鵝苗剛進棚沒幾天就蔫了十幾只,張秀平急得滿嘴泡,卻沒打退堂鼓,連夜去榆社一家養鵝場“拜師”,白天跟著技術員學防疫、記配方,晚上回棚試驗,熬得雙眼通紅。

靠著這股“軸勁”,他們終于摸透關鍵:“雛鵝怕涼,棚底需墊干草;防疫必須準時,半點馬虎不得。”挫折磨出的經驗,成了鵝場站穩的基石。

如今,棚里的三花鵝個個長到近4公斤,山東的客戶早早打過來定金,就等出欄拉貨。“旱地養鵝一年能養兩三茬,一只鵝能賣70塊左右,一茬下來能收入四五萬塊?!睆埿闫秸f。

“愛民兩口子真中!從曾經的貧困戶到養鵝當老板,給咱村脫貧戶立了標桿!”熬垴村黨支部委員趙躍豐路過鵝棚,看著忙碌的兩口子直豎大拇指。趙躍豐告訴記者,現在村里好幾戶脫貧戶都來找張愛民兩口子“取經”,有的已經開始搭棚子,“旱地養鵝眼看就要成咱村招牌了!”

“政策幫扶,咱自身也得蹬腿往前跑?!睆垚勖裾f,“等咱把路子走穩了,就把經驗和技術傳授給需要的村民,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好光景大家一起過更香!”(高樺 趙海鵬 唐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 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 | 波多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 免费高清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五月婷花 | 一道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1769一七六九视频在线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成人 | 亚洲黄色片视频 | 国产福利视频精品 | 精品伊人久久久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 四虎影音在线 | 精品一级毛片 | 高清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放 |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狠狠操天天射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 一级做a爱片久久蜜桃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毛片在 | 91精品视频在线看 | 拍拍拍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热99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播放 |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欧美成人久久久免费播放 | 久久爱伊人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 成人在线a | 亚洲综合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