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題:織密醫療保障網——我國基本醫保制度不斷完善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徐鵬航
醫保,關系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是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一環。
以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為根本目的,“十四五”以來,我國醫保提質擴面廣覆蓋,進一步減輕人民群眾疾病醫療負擔,守好“看病錢”“救命錢”。
全民參保進入新階段
國家醫保局局長章軻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國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2021年至2024年,累計近200億人次享受醫保報銷。
“居民醫保是我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山東濟南劉女士產后住院時,便線上為孩子辦好了醫保。
新生兒憑出生證明就可以參保,參保后即可享受待遇;進一步放開放寬參保戶籍限制;創新建立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我國全民參保進入新階段。
——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截至2025年6月,有2.53億人參加生育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享受待遇9614.32萬人次。
“目前,全國有近六成統籌地區將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參保女職工。”章軻說,我們將加快新生兒護理、分娩鎮痛等價格項目立項,促進兒科、產科優化服務,積極推動目錄內生育醫療費用全報銷。
——完善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十四五”時期各項醫保幫扶政策累計惠及農村低收入人口就醫達到6.73億人次,減輕費用負擔超過6500億元。
全額資助特困人員和孤兒參保,定額資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參保……確保困難群眾應參盡參、應保盡保的醫療保障網正不斷織密織牢。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黃華波介紹,將繼續落實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并推進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參保覆蓋面。
待遇保障拓展新內涵
為了破解職工個人賬戶“資金沉睡”困局,國家醫保局推出了“醫保錢包”功能:打破省域限制,參保人可以將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劃轉給配偶、父母、子女等近親屬,為其支付醫藥費用。
跨省共濟,只是醫保待遇保障“擴容”的一個縮影。全面建立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開通并優化居民普通門診報銷待遇、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更多醫保政策正為老百姓帶來實惠。
今年6月,一堂關于生活護理細節的培訓課在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實訓教室內開展。這是浙江省長期照護師的首期培訓。
“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范圍已擴大至49個城市,目前還在持續擴大范圍,參保群眾近1.9億人。”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介紹,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建立適應我國基本國情、制度逐步覆蓋全民、政策規范統一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妥善解決失能人員長期照護問題。
待遇保障的拓展,不僅要為老百姓提供托底保障,也要讓老百姓獲得高性價比的醫療服務。
全國醫保定點醫藥機構達到110萬家、10批藥品集采覆蓋435種藥品、連續多年開展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目錄內藥品總數達3159種……多項舉措進一步減輕了人民群眾疾病醫療負擔,提供更加便利的醫療服務。
醫保服務不斷升級
“以前看病得帶卡、排隊、復印材料,現在刷個臉就行!”在寧夏銀川市興慶區通貴鄉衛生院,剛報銷完的李大爺對“刷臉就醫”連連點贊。
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系統響應時間實現毫秒級、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達64.4萬家、基本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生育保險待遇核定與支付等8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聚焦群眾醫保領域急難愁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正讓醫保便民服務更加可觸可及。
在賦能醫保服務的同時,數據化、智能化也讓欺詐騙保等違法違規行為更加無處遁形。
據介紹,我國醫保基金監管體系已全面建立,已累計追回醫保基金超1000億元。
“今年以來,飛行檢查實現了所有統籌地區、各類醫保基金使用主體全覆蓋。”黃華波說,同時,我們深入治理醫保“回流藥”歷史頑疾,開展應用追溯碼打擊欺詐騙保和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醫保,一頭連著社會民生,一頭連著醫藥產業。
“‘十四五’以來,醫保基金累計支出12.13萬億元。”章軻說,12.13萬億元既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報銷提供資金保障,也為醫藥行業發展、醫藥技術進步、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持。
章軻表示,國家醫保局將持續管好、用好醫保基金,在守護全體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時,也為包括醫藥產業在內的各相關產業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在更高水平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