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記者從山西省司法廳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深入開展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上半年,全省涉企檢查頻次同比下降36%。截至7月底,專項行動已直接惠及企業6081家、群眾4830人。
建立執法清單,規范執法行為。今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若干舉措》,推動38個省級部門公開380項檢查清單,實現“清單之外無權力”。同時,省司法廳推動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制定并公布年度行政檢查工作計劃,合理確定本單位對同一企業實施行政檢查的年度頻次上限,以及行政執法部門的職責邊界。目前,已有21個省級行政檢查主體公布了行政檢查年度頻次上限,全省上半年涉企檢查總量同比下降36%。在此基礎上,修訂《山西省行政執法文書格式范本(試行)》,編制4類46項模板,讓每個執法環節都有章可循,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
廣泛征集線索,積極整改落實。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通過各種方式,公開向社會征集線索。目前,從12345熱線數據和信訪事項中,共甄別出136條涉企執法問題線索,且已全部辦結。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行政執法監督局通過公告渠道收到186條線索,82條有效數據已全部納入核查程序。各級工作專班統籌各級行政執法部門查擺涉企執法問題線索2001條,正逐條落實整改。與此同時,建立“線索—核查—整改—反饋”全鏈條機制,針對發現的涉企執法問題線索,通過及時制發督辦函、意見書、決定書及約談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等方式,對涉企執法問題進行糾治。
打通監督壁壘,構建長效機制。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我省制定了《行政執法監督與12345熱線信息共享機制》《司法行政機關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辦法》,建立起信息匯集共享、會商協作和執法監督整改等機制,打通監督壁壘,實現問題線索迅速流轉,構建起“預防—監督—懲治—修復”的全鏈條治理體系,為執法監督插上了翅膀。截至目前,全省各級行政執法監督機構共對207件涉企行政復議糾錯案件、102件行政訴訟敗訴案件開展類案分析,挖出執法不規范背后的共性問題。并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391件涉嫌違紀違法案件線索,形成有力震懾。
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行動通過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行政執法突出問題,使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達到了為經營主體減負增效的目的。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將以此為契機,將“當下改”與“長久立”有機結合,用法治思維破解執法難題,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亮每個經營主體,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法治動能。(記者黃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