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記者王雨蕭)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持平,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4%,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
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6%,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3%;消費品價格同比下降0.4%,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5%。1--至7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價格較低影響。其中,鮮菜價格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上月擴大7.2個百分點,鮮果價格同比上漲2.8%,漲幅比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二者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合計比上月增加約0.21個百分點,是帶動CPI同比由漲轉平的主因。
環比上漲主要受服務和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帶動。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26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六成多。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7個百分點。
2025年7月份核心CPI同比持續回升 PPI環比降幅收窄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5年7月份CPI和PPI數據
7月份,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受季節性因素疊加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2%,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環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3.6%,降幅與上月相同。
一、CPI環比漲幅略高于季節性,核心CPI同比持續回升
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消費領域價格繼續呈現積極變化。一是CPI環比上漲0.4%,漲幅高于季節性水平0.1個百分點。環比上漲主要受服務和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帶動。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26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六成多。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響,飛機票、旅游、賓館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7.9%、9.1%、6.9%和4.4%,漲幅均高于季節性水平,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21個百分點。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7個百分點。其中,受國際油價變動等影響,能源價格環比上漲1.6%,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2個百分點;提振消費政策帶動需求持續回暖,疊加“618”促銷活動結束,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0.2%,其中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均由連續5個月以上的下降轉為持平,家用器具、家庭日用雜品、文娛耐用消費品和個人護理用品等價格環比漲幅在0.5%—2.2%之間。二是核心CPI同比持續回升。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繼續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為2024年3月以來最高。其中金飾品和鉑金飾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7.1%和27.3%,合計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22個百分點;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5%,漲幅持續保持穩定,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6%和1.9%,降幅分別為近34個月和28個月最小。
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價格較低影響。受上年同期價格基數較高影響,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擴大1.3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29個百分點,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比上月增加約0.24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上月擴大7.2個百分點,鮮果價格同比上漲2.8%,漲幅比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二者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合計比上月增加約0.21個百分點,是帶動CPI同比由漲轉平的主因。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二、PPI環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與上月相同
PPI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為3月份以來環比降幅首次收窄。本月PPI環比變動的主要原因:一是季節性因素疊加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部分行業價格下降。夏季高溫雨水天氣增多,一方面建筑項目施工進度放緩影響建材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河流水量充沛,水力發電對火力發電的補充替代作用明顯增強,電煤需求減少,電價下降。受此影響,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環比下降1.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0.3%;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1.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下降0.9%。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下降0.4%,汽車制造業價格下降0.3%,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價格下降0.2%,通用設備制造業價格下降0.2%。上述8個行業合計影響PPI環比下降約0.24個百分點。二是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帶動相關行業價格降幅收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煤炭、鋼材、光伏、水泥和鋰電等行業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價格環比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1.9個、1.5個、0.8個、0.3個和0.1個百分點,合計對PPI環比的下拉影響比上月減少0.14個百分點。此外,國際輸入性因素拉動國內石油和有色金屬相關行業價格上行,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3.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0.8%。
PPI同比下降3.6%,降幅與上月相同。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適時加力,部分行業供需關系有所改善,價格呈現積極變化。一是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相關行業價格同比回升。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重點產業產能治理逐步推進,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壯大,相關行業價格同比有所回升。燒堿價格上漲3.6%,玻璃制造價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9個百分點;飛機制造價格上漲3.0%,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價格上漲1.6%,微波通信設備價格上漲0.9%,服務器價格上漲0.6%。二是內需潛力持續釋放拉動部分行業價格同比上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深入實施,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升級類消費需求增加拉動部分行業價格同比上漲。工藝美術及禮儀用品制造價格上漲13.1%,運動用球類制造價格上漲5.3%,營養食品制造價格上漲1.3%,保健食品制造價格上漲1.2%,自行車制造價格上漲0.6%。
2025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農村下降0.3%;食品價格下降1.6%,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下降0.4%,服務價格上漲0.5%。1--—7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4%。其中,城市上漲0.4%,農村上漲0.3%;食品價格下降0.2%,非食品價格上漲0.5%;消費品價格上漲0.2%,服務價格上漲0.6%。
一、各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同比變動情況
7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下降0.8%,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約0.21個百分點。食品中,蛋類價格下降11.2%,影響CPI下降約0.07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下降7.6%,影響CPI下降約0.16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下降4.6%,影響CPI下降約0.1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9.5%,影響CPI下降約0.13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下降1.0%,影響CPI下降約0.02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3.4%,影響CPI上漲約0.07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
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六漲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務、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8.0%、1.7%和1.2%,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居住價格分別上漲0.9%、0.5%和0.1%;交通通信價格下降3.1%。
二、各類商品及服務價格環比變動情況
7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環比下降0.1%,影響CPI下降約0.04個百分點。食品中,鮮果價格下降3.4%,影響CPI下降約0.07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上漲1.3%,影響CPI上漲約0.03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上漲0.4%,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0.9%,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0.4%,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其他七大類價格環比六漲一降。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1.5%、1.3%和0.9%,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居住價格分別上漲0.8%、0.2%和0.1%;衣著價格下降0.3%。
附注
1.指標解釋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變動的相對數,綜合反映居民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2.統計范圍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涵蓋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等8大類、268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
3.調查方法
采用抽樣調查方法抽選確定調查網點,按照“定人、定點、定時”的原則,直接派人到調查網點或從互聯網采集原始價格。數據來源于全國31個省(區、市)約500個市縣、10萬余家價格調查點,包括商場(店)、超市、農貿(生鮮)市場、服務網點和互聯網電商等。
4.數據說明
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時會出現合計數據與分類數據高值或低值相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