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人民醫院建設項目現場。
黃河新聞網運城訊(記者蘭立強)晨曦微露,河東大地已奏響建設號角。作為山西省重點項目和運城市“1311”重點工程,運城市人民醫院建設項目正全力沖刺建設節點。近日,記者在該項目現場看到,塔吊林立,車輛穿梭,焊花閃爍,中交一公局集團的建設者們正爭分奪秒推進工程,確保今年10月底前實現所有主體結構全面封頂的目標。
運城市人民醫院項目是運城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項目位于該市安邑東路與禹都大道交叉口,規劃編制床位1500張,旨在打造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型公立醫院。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全市醫療機構布局,增強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提升全市醫療保障水平,為全市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作為該項目的建設團隊,中交一公局集團運城市人民醫院項目部秉持“醫建結合、精‘醫’求精”理念,全力投入工程建設。目前,該院傳染病樓、科研行政樓及報告廳、院內生活樓相繼封頂,醫技門診樓、住院樓施工穩步推進,穿插進行的二次結構及水電工程有序展開。
在運城市人民醫院建設項目現場,工人正在測量鋼筋長度。
質量為本,智慧與匠心澆筑堅實根基
在搶抓進度的同時,該項目團隊通過數字化、精細化、標準化管理筑牢質量根基。智慧工地系統實時監控人員、環境及現場動態,顯著提升管理效能;深度應用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對關鍵區域進行精準深化設計與施工模擬,有效保障了復雜管線及預埋件定位的準確性。同時,項目積極推廣應用高強鋼筋、工業化成品支吊架、綠色建材等25項“四新技術”,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
面對復雜結構、特殊工藝及醫療專項等挑戰,項目部編制并嚴格執行63項專項施工方案,建立并動態更新涵蓋主體結構、防滲漏、設備安裝等73項質量風險清單,確保質量風險可知、可控、可消除。深化“首件制”應用,對重要分項工程的首件成品,聯合設計、監理單位共同驗收評估,固化最優施工標準。針對大面積施工部位,定期組織首件樣板“回頭看”,確保質量標準落實到位。
在運城市人民醫院建設項目現場,工人正在操作霧炮塔。
安全至上,三維體系織密生命防護網
安全為不可逾越的生命線。該項目部創新構建“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覆蓋”的三維管理體系。持續開展覆蓋全員的安全教育,評選“安全之星”“安全班組”,讓“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人心,營造出全員關心、參與安全的濃厚氛圍。
過程控制則嚴絲合縫。管理人員帶頭踐行“第一個到現場、最后一個離開”的要求,確保工地24小時安全監管“無真空”。通過班前確認、日常巡查、夜間值班、周檢及節點驗收等組合拳,對隱患特別是重大事故隱患進行動態排查整改,實現重大隱患“動態清零”。全方位覆蓋體現在隱患排查治理與應急能力提升雙管齊下?!鞍踩[患辨識科普”“查找身邊隱患”專項行動推動隱患銷項閉環管理;消防、防汛、高墜等針對性應急演練有效錘煉實戰能力。獨具特色的“親情助安”活動,更將企業、職工與家庭緊密聯結,凝聚起守護安全的強大合力,鑄就了項目開工至今安全生產零事故的堅實盾牌。
在運城市人民醫院建設項目現場,工人正在作業。
黨建鑄魂,紅色動能賦能精品工程
該項目黨支部深入貫徹“黨建安全環保質量一體化”部署,找準“監督、參與、指導、服務”職責定位,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同頻共振。項目精心打造多功能“職工之家”,舉辦“趣味游園會”“集體生日會”等活動,讓關懷直抵人心。
成長平臺同樣堅實,“導師帶徒”傳承工匠精神,“技能比武”激發爭先活力,“明星員工”評選與定制化青年成長計劃,為建設者鋪就閃光之路。暢通的訴求響應機制通過座談會、意見箱確保職工關切“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營造安心干事的環境。一系列扎實舉措,匯聚起鑄造民生精品的強大合力,為工程建設注入澎湃的紅色動能。
運城市人民醫院建設項目現場。
暮色中,工地上塔吊林立,工人們仍在加緊施工,沖刺10月底主體全面封頂目標。這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醫院,將有效服務河東百姓健康需求。